最近,中国科协发布了《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里面有几组数据惹人注意:93.7%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90.4%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科教辅助人员为达到职称晋升要求而发论文的比例达到96.2%。62.1%的大学教师、44.9%的科学研究人员在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中最看重论文。
我们时常批判行政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材料出政绩,填表判高下;工作好与赖,考核来说话。如今这个公式套用到科研领域,也照样成立:学术做得好不好,就看论文发得多不多;职称能不能评得上,就看履历漂亮不漂亮。就算论文背后的科研成果成色不足,人才头上的“帽子”缺斤短两,在“形式大于内容”的不等式下,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如果在通往科学殿堂的路上搞形式主义,那只会离科学越来越远。“帽子”与利益紧密挂钩,人们会对职称、论文、奖项这些美丽的“形式”过度上瘾,直至为了形式上的“达标”,而去搞学术造假、论文注水,抄袭、盗用他人的学术成果……
如果任凭形式主义在科研领域大行其道,就会导致潜心搞科技创新的失去市场,在造假、造势上搞“创新”的却风生水起,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对科技创新力可谓“万点暴击”。我们相信调查报告里那93.7%“认同发表论文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的科技工作者中,大部分都是热爱学术、真学实干的人才,可惜被形式主义的潮水裹挟其中,常常身不由己——人人都戴“帽子”,自己不去奋力抓一顶扣在头上就没有安全感;时间精力宝贵,却耽误在繁文缛节和无穷无尽的审批报表里。个人如此,单位也难逃“枷锁”——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被名目繁多的评比驱赶着,在追求名次、名气、名利的路上汲汲遑遑。前不久,刚刚卸任的某大学校长就直言不讳:办大学,有“帽子”才能名正言顺,有名分比什么都重要。而论文发得多的学校,排名就能往上走,“帽子”也能多几顶,所以能发论文的教师就成了学校的宠儿,即便论文有水分,也可能获得“宽容”。
治理科研领域的形式主义,就要把人才评价制度里的形式主义倾向去除,让“形式”与“真理”相统一。今年的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最近,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正是对科研领域形式主义最有力的回击。只有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才能让学术界少一些浮华躁动,多一点青灯黄卷、十年磨剑的静气和韧劲。
治理科研领域的形式主义,还要加大监督和查处的力度,不能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一味宽容和姑息,只会让钻营之人对学术道德更为不屑。对于那些搞学术造假、论文“404”的人,就要严肃处理,板子打到痛处才能“震慑一片”。
话说回来,一些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学术不端的问题,也不能全让体制机制制度“背锅”。即便存在一些客观上的问题,还是有很多优秀科学家拿出了世界一流的成就。有人坐得了冷板凳、熬得住求索之艰辛,有人却爱走“捷径”,借用中国华融原董事长赖小民忏悔时说的一句话——“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说到底,还是操守的问题。做学术是一场艰苦的修行,是对智力与良心的双重考验。制度是外在,修行靠自己。知识分子要有知识分子的“清高”,无论时代、环境如何变化,有些东西总要坚守下去,比如——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提携后学、甘当人梯。(张琰)